
品種來源:河南省新農(nóng)種業(yè)有限公司利用農(nóng)大82056/矮早781//中育5號雜交選育而成。
特征特性:屬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種,平均全生育期229.3天,與對照偃展4110熟期相同。幼苗直立,苗勢壯,冬季耐寒性較好,分蘗力一般,成穗率較高;春季起身拔節(jié)較早,兩極分化快,抽穗較早;株高72厘米左右,株型較松散,莖稈彈性弱,抗倒性一般;春季抗寒性。葉色濃綠,旗葉偏長,穗層整齊,長芒,多穗型,籽粒角質(zhì),飽滿度好,黑胚率低,容重803g/L。產(chǎn)量構(gòu)成三要素:畝成穗41萬左右,穗粒數(shù)33粒左右,千粒重45克左右。根系活力強(qiáng),耐后期高溫,成熟落黃好。中抗紋枯、葉枯病,中感條銹、葉銹病和白粉病。
產(chǎn)量表現(xiàn):2007~2008年度區(qū)試,11點匯總,9點增產(chǎn),平均畝產(chǎn)511.1kg,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(chǎn)1.02%,居第4位;2008~2009年度區(qū)試,10點匯總,9點增產(chǎn),平均畝產(chǎn)485.6kg,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(chǎn) 5.22%,居第3位。2009~2010年度生試,12點匯總,12點增產(chǎn),平均畝產(chǎn)490.6kg,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(chǎn)8.0%,居第2位。
主要栽培措施:
(1)播期:河南中北部10月10-25日,豫南10月15-30日為宜;湖北省北部10月20至30日為宜。
(2)播量:畝播量8-10kg,應(yīng)隨播期、土質(zhì)、墑情等因素調(diào)整,秸稈還田或延期播種適當(dāng)增加播量。
(3)田間管理:施足底肥,足墑下種,確保一播全苗;澆好越冬水、返青水、灌漿水;拔節(jié)期注意防治紋枯病,中后期注意防治銹病、白粉病和蚜蟲等病蟲害。
適宜地區(qū):適宜河南省(南部稻茬麥區(qū)除外)中晚茬中高肥力地及湖北省北部引種通過地區(qū)種植。